推进产教融合创新 深化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天天最资讯

本网专稿   2023-06-26 16:55:43


【资料图】

□高泽晋

作为当前中国工程教育的主要承载体,各地高等学府和职业院校积极尝试与企业共研协同育人机制,在工程教育组织模式创新、校企“双师型”队伍建设、专创融合布局等层面取得一定进展,有效改善了过去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脱节之弊端。然而,“校热企冷”“合而不深”等突出的产教融合问题仍在严重制约中国工程教育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发展。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中国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储备多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亟须解决当前中国工程教育行业产教“两张皮”的剥离现状。

避免产教“两张皮”,需要警惕封闭式工程办学模式与区域生产力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当前工程教育办学普遍缺乏对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调研,致使工程教育质量偏低、难以匹配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各院校应注重结合区域生产力总体布局与院校优势特色,因地制宜地设置工程教育专业及人才培养方向,才能真正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储备多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打破产教“合而不深”“校热企冷”,需要健全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校热企冷”“合而不深”等突出的产教融合问题系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路径有所限制、收益模式尚不明晰所致。调动企业主体积极性,需要各方积极思考、拓宽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办学途径,将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尝试开展工程办学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改革试点,允许企业以土地、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股、入股或与院校共建产业学院(二级学院)、实训基地、创新基地等并享有相应权利,明晰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办学的收益模式、增进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健全。

深化产教“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需要避免停留在企业协作院校办学的初级合作误区。当前点对点结合的产教融合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个项目对接单个项目、单个院校对接单个企业、单个学科对接局部产业,难以在经济带和产业带框架内构建起切实有效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当前企业单方面协作院校办学的模式亟须尽快转变企业与院校共研培养目标、共建教学体系、共施培养过程、共评培养质量的深度协同模式,真正从教学资源、工具与平台、服务等三个层面,围绕学习、实践、认证、比赛、就业等环节,系统地深化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生态,实现项目、院校、企业、学科、产业之间的全链条贯通。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