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动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国日报网   2023-05-25 12:32:2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较快恢复正常秩序,各项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市场主体经营和用工有所好转。但外部风险挑战仍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在此大背景下,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长82万人,这将是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100万。受前三年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出国受阻,回国求职的留学生人数增加;再加上往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求职毕业生总量增加,增量压力和存量压力并存,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6-24岁城镇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均值为18.3%,比上年四季度高1.1个百分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总体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关键阶段。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特殊重要的就业群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部门多措并举,启动实施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聚焦岗位拓展、服务优化、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出了十项具体行动和多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及公共部门稳岗扩岗。聚焦中小微企业经营及用工困难,进一步落实走细前期出台的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实施补贴政策“直补快办”,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吸纳就业。针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困难,加强观念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另外,为促进公共部门稳岗扩岗,出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增人增资有关意见的函》(人社厅函〔2022〕132号)等文件。协同有关部门,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招聘)规模,适当增加基层服务项目招聘人数,稳定公共部门岗位规模。

二是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创业服务支持行动,向高校毕业生倾斜政策服务资源,开展多元化创业指导和交流活动,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为创业毕业生提供政策代办、跟踪扶持、咨询服务等一站式服务,支持创业创新。完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权益保障,支持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及平台就业。

三是多部门协同,强化就业服务。实施“职引未来”系列招聘行动。针对毕业生求职不同阶段需求,开展百日千万、城市联合招聘等专项服务活动,重点组织线下招聘,做到月月有招聘、周周有专场,保持市场热度。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与教育部门协同,组织人社厅局长进校园,重点选取百所就业任务重的高校,定向送岗位、送资源、送政策、送服务,打通部门间的壁垒。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加强跟踪及精准服务,针对性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培训或见习机会。对困难毕业生给予特别扶持,实施就业困难结对帮扶行动。聚焦脱贫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对离校未就业的开展结对帮扶。

四是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和能力。实施青年专项技能提升行动。针对青年从事较多的新职业,开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职业培训,拓展学徒培训等培训模式,确保有培训意愿的毕业生都能得到培训机会。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能力,更好适应工作岗位,实施就业见习质量提升行动。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针对毕业生需求,重点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岗位,推出一批示范性岗位,帮助毕业生提升实践经验。

五是清理整顿市场,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实施就业权益护航行动。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体系,针对毕业生不同求职阶段可能遇到的权益保障问题,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摸排清理整顿,坚决打击各类就业侵权行为。同时,开展劳动保障普法宣传,发布求职陷阱提示,增强毕业生法律意识。加强人社和教育部门的联动合力,做好权益保障后救助工作。

目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企稳向好内生动力有待加强,总量性、结构性、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上升,外部风险挑战仍较多。高校毕业生供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问题仍十分突出。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较多行业的政策倾斜,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和强能力,促进新就业形态可持续发展,公共部门统筹考虑增人增资,多渠道发力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深入研究新生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社会心理、问题诉求等,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完善精准就业服务,优化分类施策,提高供需匹配度,引导用工单位合理用工和毕业生理性择业。加强宣传引导,推出一批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的青年就业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正向引导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弘扬奋斗精神,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作者: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