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江苏凯盛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与此同时,宿迁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也迎来了新的一天,工程师们坐在电脑面前,进行产品研发、研究专利技术等工作。
项目与创新,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抓手。一直以来,我市都将工业经济摆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位置,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突出项目引领,强化创新驱动,有力有效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绘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干快上 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立足西楚大地,看建设热潮滚滚,壮怀激烈。
走进南玻院(宿迁)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个个混凝土结构厂房已矗立眼前。
“我们一期工程从正式开工到点火投产仅用时8个月,刷新了百亿级单体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速度,项目二期也正在火热施工当中。”项目现场负责人戴旭鹏说。行走在项目二期施工现场,各条新材料生产线的施工机械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这是宿迁承接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的重点院地合作项目。”戴旭鹏说,项目各项审批手续超前准备,预计几个月后,二期项目就可以全面投产。“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都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全程为企业减负加力,大家现在每天都铆足了劲加油干。”
南玻院(宿迁)新材料项目的顺利建设是我市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一个缩影。重大项目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硬支撑”“强引擎”“动力源”。2022年,我市着眼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结合重点产业链,谋划甄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360个、协议总投资3690.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3个、50亿元以上项目28个,199个列市重大项目累计投资1413.8亿元。
为助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我市坚持项目签约与落地一体考量、转化与开工同步推进,健全完善重大项目落户评审机制,全面提升项目落地率。199个列市重大项目中,183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31个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水电气热资源要素保障,积极对上争取的同时,加强市内资源统筹,着力解决重大项目的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用能需求,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项目集中。
一系列务实举措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推动226个重点项目开工,128个续建项目快速推进,10个百亿级项目火力全开,在一季度就实现项目开工80%以上。
多措并举 助力创新引领走在前
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带动与创新驱动的同频共振。
“全市新增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310个。”“全市新转化高科技成果412个。”“全市实施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7个。”……翻阅2022年我市工业经济“战报”,一组组数据令人惊喜,“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等词汇令人印象深刻,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发展的质感”。
这股“发展的质感”并非凭空而来。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我市把准转型升级主方向,强化科技创新,放大关键变量撬动效应,加快激活工业发展新动能。
“我们主要从事物联网产品研发,两年时间,已先后申请20余项专利,发展既快又好。”说起企业跨越发展之路,宿迁市金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宿迁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奖补申报等方面服务周到,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
作为新晋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宿迁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服务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已与北斗光合众创空间、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联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完整孵化链条。
为突出创新引领作用,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去年以来,我市以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聚焦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面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发展,努力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围绕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我市持续深化与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率先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业大脑”创新服务平台功能,集成专刊、标准、科技成果、论文、科技报告等最具科研价值的信息资源,切实强化科技服务保障。
此外,在加快创新主体引培上,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专项资金规模,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力度,形成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格局。2022年,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2165家,入选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新增省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3家。
为强化科技创新,我市还统筹推进项目管理、科技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改革,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最大限度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如探索通过顾问指导、挂职兼职等多种形式引才,开展“卡脖子”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等。
2022年以来,我市经受住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创新驱动,都在穿风越雨中稳步前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深厚潜力。当前,我市正坚定不移把工业经济作为关键核心,持续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以创新引领走在前,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