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所乡村小学为何频频出圈?

云南网   2023-04-26 09:09:18

2018年,雷应飞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许多人将目光聚焦到他执掌的云南宣威靖外明德小学,这位“80后”校长建设100余亩“开心农场”,上千师生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并且三餐免费,广大网友直呼“羡慕”。

蓝天白云下,学生们在农场里拔草、摘菜,在自建动物园里学生物,在自有植物温室里上美术,满满的笑意几乎要溢出屏幕……2022年,一段明德小学的视频火上热搜。


(资料图)

4月16日,一群来自云南的小姑娘夺得2023首届追风联赛总决赛冠军,捧起总冠军奖杯的女孩们,来自明德小学。

4月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关于推广第六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明德小学入选,此次全国仅35家……

我们不禁要问,云南这所乡村小学为何频频出圈?他们有啥不一样?

“足球是我们最好的伙伴”

4月16日,一群来自明德小学的小姑娘提前成为杭州亚运会女足决赛场地——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她们夺得了2023首届追风联赛总决赛冠军,也获得了观看今年杭州亚运会女足比赛的门票。

蚂蚁集团“追风大使”、中国女足球员王霜为本次决赛开球,中场休息时,王霜还送上了专业的点评和鼓励:“看她们踢球我特别开心,也想起了自己12岁时的样子,也是和她们一样,非常努力地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这群孩子的追梦之路并不容易,明德小学发展校园足球也可谓白手起家。

2014年,明德小学校长雷应飞意识到学校需要一项易普及、适合乡村孩子们的运动项目,足球设施简单、参与门槛低,最合适不过。

但对于明德小学来说,开展校园足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场地,雷应飞带着老师们把学校旁的一块空地改造成沙地,后来沙地被收回,老师们就改造自己的菜地,足球运动得以稳定开展;教学上,则是所有老师义务教学,从零开始学习体育活动,自己学会了再来教孩子。

然而随着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多,小球员们逐渐从这块菜地上“溢出”,跑道、水泥地上,随处可见孩子们踢球的身影。他们甚至把球踢进集市,用菜台做对墙反弹练习。直到2020年年底,这所小学终于有了第一块人工草坪足球场。

尽管条件艰苦,这支由农村孩子组成的校园足球队,却在高手林立的曲靖市联赛中拿下多次冠军。在2019年曲靖市第三届校园体育联赛中,学校男子足球队勇夺小学组冠军;在2020年曲靖市第四届校园体育联赛中,学校女子足球队勇夺冠军,2021年蝉联冠军。

在乡村足球扶持项目“追风计划”的一次拍摄中,孩子们这样说:“足球是我们最好的伙伴。”

一次市里比赛夺冠后,女足队员解思琦激动地说:“原来我们可以和那些城里的学生一样棒,我们很厉害。”当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体育成绩能和市里最好的小学比肩时,自信悄然建立,学习也更有定力。

跟其他小学一样,明德小学把一群在踢球上具有优势的孩子组织在一起,成立校队,参加各种各样的训练和比赛。不同的是,这所学校还有年级队、班级队,班级队里每个孩子都是队员。“优中选强只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广阔的舞台,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全员体育。”雷应飞说。

如今,在明德小学,下课铃响,不同年级的孩子齐刷刷涌向操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上全是孩子们练球的身影。运动场边的开放式器材架上有各种球类,孩子们可以随意取拿,上手就能练球。

“没有亲吻过土地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晚饭时间,明德小学六年级学生赵钒西捧着一大碗饭吃得津津有味。碗里有青椒炒肉、红烧肉、炒莲花白、炒洋芋丁……这些食材均来自明德小学的劳动教育基地。

赵钒西夹起一块莲花白炫耀道:“今天下午劳动课上,我们也挖了莲花白。”

地处乌蒙山区的宣威市,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08年,为改善当地教学条件,宣威市西宁街道的5所村小撤并成立靖外明德小学。通过公开选拔,雷应飞成为这所刚刚组建的小学的校长。

上任不久后,雷应飞发现,学校周边有一些闲置的农田,若是流转过来种地养殖,孩子可以就近上劳动课,学校食堂用这里的食材,又能给学生省伙食费。

雷应飞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农场,盖起了大棚。“农场是公司化运作,有专人做日常管理。”雷应飞介绍,“孩子们在劳动课和课余时间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里成了孩子们的‘开心农场’。”

“大家剥玉米时,保留里面两层嫩皮,把玉米须留下,这样煮出来更加香甜。”劳动课老师李磊科向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叮嘱。

“进入三年级后,每个班级都分有一块责任田,责任田内农作物的栽种、管理、采收……学生全程学习参与。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粮食是如何来的。”雷应飞说。

除了田地,校园里还藏着个“动物园”。“动物园”是前些年经当地有关部门审核审批后建立起来的。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小动物相处。

怀抱着一捆捆新鲜的青草,大家簇拥着来到“特种养殖区”。梅花鹿、鸵鸟、鸸鹋、豪猪、珍珠鸡……见到这些动物,同学们异常兴奋,隔着围栏伸长了手投喂。

“这也是一堂非常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在与动物接触时,学生会了解到一个生命是如何成长、繁衍的。而在照顾动物时,他们自然流露出的爱怜和关爱也会让他们学会尊重不同的生物,这些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惠及周围人。”雷应飞说。

明德小学的“开心农场”干得不错,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如今承包的150亩土地,有蔬菜大棚区、露天种植田、禽畜养殖区,还有农耕文化长廊、特种养殖区、玻璃温室等。除了调料、大米,明德小学食堂的所有食材实现自给自足,孩子们在学校里的一日三餐全部免费。

“没有亲吻过土地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开心农场’的劳动课带给孩子的不只是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劳动形成的优秀品格影响的会是孩子的一生。”雷应飞说。

“农村孩子上劳动课岂不更耽误学业”

对于明德小学的新教学、新课程、新模式,各方都皆大欢喜吗?

其实并不然,早期,家长多有不解和误解。

拿踢球来说,起初,大部分家长都反对孩子们踢球,不少家长找到学校,“城里的孩子都在闷头苦学,咱们一所农村小学大搞体育,这不耽误孩子吗?”他们明白,足球只是少部分孩子的出路。

然而,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自从校园足球操办起来之后,突飞猛进的不仅是孩子们的球技,还有成绩。能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确实少了,但专注和自信却多了。以前平均分只有七八十,现在明德小学的足球少年们个个体学兼优,平均分提至八九十,在全市小学中达到了前列。

让雷应飞感到最骄傲的是,学校在他的管理下,每名学生每天都能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搞好了,学生的近视防控、肥胖、心理孤僻等问题都迎刃而解,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和力量。

2022年,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云南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可以说,明德小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

同样,在开设劳动课这件事上,学校也曾受到过不少质疑,“在文化课分数更受重视的背景下,农村孩子上劳动课岂不更耽误学业?”“干农活能学到什么?”

雷应飞道出了缘由,作为一个留守儿童占比超70%的寄宿制学校,许多留守儿童父母进城务工,祖父辈留在家中照顾小孩。出现了“长辈下地干农活,孩子在家打游戏”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劳动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孩子连基本的农活、简单的家务都不会做。

“劳动中,彼此相互配合、互相协作,培养的是生活能力、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劳动对心理健康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学校曾邀请心理学专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测评,健康指数都比较高。”通过这些年的对比,雷应飞说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也并不差:“低年级和城区最好的学校分差在10分以内,中年级分差在5分以内,高年级甚至超过城区学生成绩。”——这是对劳动教育成果最好的佐证。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当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眼下,各地中小学都在开展劳动教育,雷应飞更加坚定了自己这些年的做法。

因地制宜,让劳动课“有趣有料”,明德小学的做法也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4月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关于推广第六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其中,“整合利用乡土资源强化劳动教育”的明德小学入选,此次全国仅有35个案例入选。

明德小学一路走来的不断探索,尤其强调体育、劳动等教育,让孩子们得到了全面发展,雷应飞说“他们的眼里有光”。

思考:构建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制度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近年来,明德小学不断搭建学校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他们的经验做法或许值得我们思考和参考。

发挥农村优势,强化劳动教育。学校发挥在农村地区寄宿制办学优势,持续开展全学段全过程劳动教育。在场地建设上,依托街道办事处流转土地150亩,开辟农耕文化长廊、瓜果观光长廊、千头肥猪养殖场等劳动基地;在课程设置上,每周开设2节劳动教育课,设置了内务整理、蔬菜栽种、动物饲养等10余门课程,加强学生参与劳动情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在师资培养上,引进2名种植养殖专业教师,委托农业部门将18名班主任培养成兼职劳动教育指导员。

体教融合,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一至四年级每班每天1节体育课,确保每个孩子小学六年可以参与多项体育运动,学会至少4个体育专项(篮球、足球、旱地冰球、武术);每天在不同时段开展晨练、乡村少年宫活动、足球、篮球、旱地冰球专项训练;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每年4月开展“足球节”,6月开展“旱地冰球节”,11月开展“篮球节”,每年寒暑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曲靖、宣威等校园体育竞赛;做好学生健康体质监测,每年11月份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体质检测。

作业管理,全面减负增效。严格落实“作业管理”规定,定期对各学科作业、配套练习及教案进行全面检查,规范教师日常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创新方法,借助手抄报、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把作业当成兴趣爱好来完成;每晚20:30下晚自习前完成所有书面作业,周末拓展作业形式,包括体育运动、课外阅读、家务劳动等。

规律作息,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学生遵循学校作息时间,规律作息,每天中午13:10至13:40,全校统一午睡半小时,确保每个孩子每天睡眠时长累计不少于10小时。

家校合作,严防学生沉迷于手机。学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电话手表等现代化通讯设备进入校园;学校在值班室、每个班级配置座机,学生可免费与家长通话;严防学生在家沉迷手机游戏、短视频等,学校采取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用眼等知识,引导家长做好教育和管理。

书香满园,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学校严把学生读物进校关,每批读物进学校都反复检查和审核;学校建有占地400平方米存书3万多册的快乐读书吧,每个班设有图书柜,学生可自由领取阅读;学校和相关公益组织合作交流,提升师生阅读能力和水平,让书香伴随学生健康成长。

资料: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华社客户端 中新网 掌上曲靖 珠江网 文明宣威

编辑:云南网 李斌